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木球運動的源起

木球運動的源起


  木球運動乃由翁明輝先生於 1990 年自行研發而成之新興運動項目。1990 年初翁明輝先生看上臺北士林內雙溪友人一塊環境清幽但荒廢的山坡地,計畫開墾、種花供年邁父親活動、賞花。翁明輝先生雇工整理山坡地及整修荒廢的梯田,將原本雜草叢生的荒地重建為日後的「木球」誕生地-「後花園」。因翁先生也打高爾夫球,但卻有感於打高爾夫球在開銷及時間上皆不夠經濟,故興起自行製作簡單球具,但卻能夠享受在整修後的梯田草地上揮桿擊球樂趣的念頭。

後花園木球場

  幾經反覆思索、設計、試做球具,雖其中皆採用自然原木製作,但形狀、效果都不甚理想,突然有一天翁先生注意到自宅木質樓梯扶手上直徑 10 公分的圓形木球,大小適中且能以一手輕易拿起,故決定採用直徑 10 公分木球為標準(後木球規則採用更適宜的直徑 9.5 公分)。球桿造型亦是翁先生注意到臺灣啤酒酒瓶的外觀,認為適合當作球桿桿頭部分,經製作樣品且試打過後,不論是揮桿或推桿效果皆佳,如此木球與球桿外型大致確定,接著則僅剩下擊球目標尚未完成雛形設計。

木球桿

  考慮到挖球洞下雨天易積水,且希望能方便移動,所以參考足球球門外型,將兩側門柱皆換上木製啤酒瓶,底部並裝有 20 公分長釘,以利隨時於草地上佈設、拆卸球門。足球門球網則改成倒掛於木球門中的木酒杯,當木球通過球門時,木酒杯會向上翻轉,象徵著乾杯慶祝,同時可減少過門與否之爭議。

球門

木球











  

  前後約一年時間從無到有,才發展、確立整套器材外型,日後又經過一年的改良、試做,才算完成現今所使用的木球、球桿、球門的設計。往後每一次受邀到後花園打木球的朋友,總會問到「這麼好玩的運動是哪國引進的?」翁先生聽了以後總是憂喜參半,喜的是木球肯定是十分新奇,所以大家才會認為是舶來品;憂的是現今球類運動都為外國人發明,尚未有華人的球類運動普及於社會間,且直到木球運動創出以來,每一項運動皆為外國人發明,而我們跟隨參與。此一誤會激起了翁先生全力推廣木球的決心,於1993 年 9 月 11 日成立中華臺北木球協會,希望能將男女老少都適合的木球推廣成一新興運動,為世界體壇開創由華人自行發展的運動項目。



                                                                                           參考資料
文字:中華民國木球協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